敲黑板划重点!从万达、复兴股债“闪崩”看家族企业的系统性风险

总的来说,民营企业走出去,买买买,风险防控应放在第一位。对于政治风险要提早及时应对;对于商业风险,可以通过制度化管理解决防控。

昨日(6月22日)上午,大连万达系列证券暴跌,万达电影大跌9.87%、逼近跌停,市值缩水近67亿元。昨日午间,万达电影通过深交所发布临时停牌公告,宣布从下午13时起临时停牌。午后复星医药加入闪崩行列,放量直线跳水跌近9%,港股复星医药亦跟随重挫。恐慌逐渐扩散,权重股和题材股集体回落,沪指跳水翻绿,创业板指大跌1.44%。

市场谣言四起,一片慌乱,万达、复兴、海航等企业也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辟谣稳定市场。有消息称万达和复兴等出现股债双杀的终极原因是银监会于6月中旬要求各家银行排查包括万达、海航集团、复星在内数家企业的授信及风险分析,排查对象多是近年来海外投资比较凶猛、在银行业敞口较大的民营企业集团。近期监管部门将安排有关企业现场检查,摸底及排查可能存在的风险,但并非已经做出风险判断。对这一趋势,大行到股份制银行,部分先后自主采取了避险措施,万达相关债券因此在近期几天出现了比较大的成交。

 

民营企业走出去风险重重 

随着中国民营企业的财富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战略布局:劳务输出,并购企业,建设工程等等。据2016易界胡润中国跨境并购百强—前100大交易统计,海航成为去年最活跃的买家,在前100大交易中,海航占了4笔,其次是安邦、万达和洛阳钼业,分别有3笔。北京控股、渤海金控、国家电网、美的、三峡集团、银亿集团、中国化工和中投公司分别有2笔交易。前100大交易的买家中,有4成来自胡润富豪榜。

在过去20年尤其是最近10年,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海外)成果丰硕,但失败的案例也不少,一些企业交付了昂贵的学费,风险无处不在。一组数据表明,2016年至今年一季度,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了215起贸易救济调查,23起美国“337”调查,数起出口管制制裁和反洗钱调查。

近日,由法制日报社中国公司法务研究院与律商联讯联合发布的《2016——2017年度中国企业“走出去”调研报告》,向中国企业发出了八大风险预警。八大风险中的每一项都可能会成为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拦路虎”。

 

政治风险、合规风险和商业风险三面夹击

在一位企业法务人员看来,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可分为三类:政治风险、合规风险和商业风险。

其中,政治风险既来源于国内也来源与国外。

在国内,政策经常会出现收紧趋严排查等风险。比如,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曾在今年两会记者会上放风,中国对外投资有一部分实际上跟我国对外投资的产业政策要求不符合,比如投资一些体育、娱乐、俱乐部,对中国没有太大的好处,同时,在外面还引起了一些抱怨。他认为,有必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政策指导。

而来自国外的政治风险,比如,政权的更迭、国家间关系的恶化属于颠覆性的风险,一旦发生,可能会导致整个项目都没了。从中东到东南亚,因为政治局势的变动,经常会有我国企业在当地的项目被搁浅的报道。

合规风险也是致命性的风险。比如,美国、欧盟的反垄断、反贿赂调查,世行、亚行的合规调查等,一旦发生,可能会拖累整个企业。作为境外投资首选区域的北美、西欧,中国企业面临的风险则更多地来自于政府审查和知识产权争议。在知识产权领域,美国针对中国企业至少发起了23起“337”调查,调查范围覆盖电子、化工、医疗、制造工艺、材料、金属等领域。

商业风险主要集中在包括合同、融资、信息不对称、劳资纠纷、税务争议等。大数据调查显示,三成以上受访者表示: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尽职调查成本较高或信息收集较困难的区域是非洲和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之于民企也是尽职调查成本较高或信息收集较困难的区域。民企遭遇本地化困难,则主要在中亚、西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群体性劳资纠纷、税务争议的首发区域在南亚、东南亚。

总的来说,民营企业走出去,买买买,风险防控应放在第一位。对于政治风险要提早及时应对;对于商业风险,可以通过制度化管理解决防控。

版权所属:家族办公室 - Family Office Tim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ott.top/archives/5668/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的头像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需求咨询

2

AI助手

1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