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原因促进美国慈善快速发展:财富都留给子女不是好事!

圣诞节和新年到来,往往是各地各界积极参与慈善捐赠和筹款的季节。那么节日之外,慈善捐赠在美国大致是个什么行情和参与度呢?笔者查阅了慈善圆桌等网站提供的相关资料,发现美国的慈善捐赠发展很稳健。除了过去10多年影响力投资和公益创投等逐渐崛起之外,传统的慈善捐赠和公益志愿服务都相当踊跃。

1

捐赠资金60年翻了7倍

美国的慈善捐赠在过去60多年,已有很大发展。按照2017年的统计,2016年的人均捐赠已达到1200美元,全年捐赠资金高达3900亿美元。这个捐赠资金规模几乎是60年前的7倍。

捐赠总量的快速增加,自然与美国人口增长相关。但人口增加翻倍,捐赠总量翻更多倍,说明参与捐赠的人数增加的同时,平均每人捐赠的资金在过去60年也增加了3.5倍。

百姓捐赠踊跃,有经济发展稳健的支撑,不过与GDP增长关联性看,慈善捐赠所占GDP的比例,略有增加。不过主要还是在略高于2%的GDP增速。

捐赠的用途:

大约39%用于教会和宗教事务,19%用于教育,15%用于人文关怀和服务,11%用于医疗健康。7%用于海外慈善,6%用于艺术,4%用于自然与环保。

捐赠的来源:

80%来自个人,其中71%来自在世捐赠者,9%来自过世的爱心人士及其家属。15%来自基金会。还有5%来自企业和机构。

美国的慈善机构及每年得到的善款和收入在过去几十年也得到明显增加。1999年,美国有633000个慈善机构,年收入或获捐资金量为8000亿美元。2013年,慈善机构总数增加到954000个,年资金规模达到17300亿美元。

这些慈善机构的收入,72%的收入来自固定收取的服务收费,13%来自民间捐赠,8%来自政府的基金支持,7%来自捐赠基金的投资理财收益。

慈善机构数量和经费的增长,也增加了慈善组织的从业人数。1998年,有8.8%的就业者在在各类社会组织从事公益慈善事业,2005年增加到9.5%,2013年增加到10.6%。慈善组织从业人员的增长明显超过政府雇用人员的人数和增长比例。

其实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人数还是被低估的,因为据分析估计,大约三分之一的公益慈善参与者和志愿服务者,是不拿工资报酬,也不在编制内的。每年有大量中学、大学生及退休人员参与慈善公益活动。

美国劳工部2014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大约有6300万人,大约25%的成人均不同程度地参与公益慈善服务。每个志愿者每年大约贡献139个小时。总的志愿者服务时间大约有87亿小时。民调显示45%的美国民众,参与了公益慈善活动。如果按单位小时的工资计数,大约贡献1790亿美元服务,如果在平均收入高的地区和州,这个服务工作时间至少可计算成3500亿的服务费。

参与公益慈善服务的志愿者,占美国人口26%。男性参与者23%,女性占29%。白人28%,亚洲人20%,黑人19%,拉丁裔15%。参与度最高的年龄组是35-44岁32%,45-54岁30%,55-64岁27%,65岁+24%。大学毕业的42%,单身20%,结婚的32%。

大约三分之二的美国家庭,平均贡献4%的全家收入给公益性组织或慈善基金会,大约每年捐赠2650美元,33%的家庭不参与。年收入10万至16万以上的家庭,参与慈善捐赠的比例在83-93%,捐赠数额也与家庭收入成正比。每家捐赠的资金在2566-5805元之间。

捐赠的意愿通常与捐赠人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宗教信仰有一定关联度。受过良好教育、结婚和有宗教信仰的人通常更有意愿捐赠和参与公益服务。

在慈善基金会的掌控方面,保守派人士主持的基金会与自由派人士主持掌控的基金会,在筹款和捐赠方面会有很大区别。通常自由派人士掌控的基金会,大约在筹款和捐赠会是前者的10倍左右。

但美国捐赠最普遍的州,并不是纽约、麻州和加州这些地方,而是犹他州、密西西比、阿拉巴马和田纳西等相对保守的州。

2

财富取之于民,也要用之于民

美国的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之所以做得好,也许与文化观念、宗教信仰、传统习俗以及税收有关。许多成功人士,都乐意捐赠许多资产财富回馈社会,他们的信念是,钱带不进棺材,都留给子女,不是一件好事。会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不努力。

既然财富积累取之于民,也要用之于民。所以美国最富裕的家族均有慈善基金和信托的设立。比尔盖茨夫妇和巴菲特为首的世界顶级富豪,已经捐赠了(或承诺逐步捐赠)他们的大部分财富,其他科技富豪也纷纷跟进,比如Facebook脸书创始人夫妇也宣布捐赠99%的财富和股票给公益事业。

目前全球已有158个富翁参与了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发起的The Giving Pledge计划,承诺捐赠5000多亿美元用于公益慈善事业。其中81人是世界顶级的亿万富豪,来自全球22个国家,中国也有几位富豪参与了这一俱乐部。当然没有参与这一活动的中国富豪,像马云和马化腾等均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家族信托,承诺相当一部分资金将用于公益和慈善事业,部分资金还用于奖励最具有突破性的生物科技创新奖。未来的影响力也会不亚于诺贝尔奖生理医学奖。当然任何捐赠的资金总是有限的,全球至少每年短缺好几万亿美元的资金用于17类

资金解决的大问题。需要有更多人员、更多资源、更多时间和创意投入到解决世界性的贫困、医疗、环保、教育、养老和其他公共事业。

中国这方面才刚刚起步,相应的政策法规正在颁布和实施,仍需要有更多适合本国国情的立法和实践探索,发展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有识之士、爱心人士以及政界、商界、金融界和实业界人士能参与到日益兴起的公益慈善事业中来。共同呼吁制定更完善的政策法规,推动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人都来奉献自己的爱心和实践,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文章最早刊发于《家族办公室》杂志2020年2月期

版权所属:家族办公室 - Family Office Tim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ott.top/archives/3279/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的头像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在线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