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赎回委外资金浮亏,你的理财受影响了吗?

银行委外大规模赎回的意愿不是非常强烈,趋向于维持现状。但是如果二季度收益率达不到要求或者风险过大,银行会考虑收回,并不再进行委外操作。

 

4月21日,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明“不出成效绝不罢手”,而且当天银监会就要求从六个方面防范金融风险以及对新开展的同业投资业务实施多项规范和监管,做到“买者自负”,切实打破“刚性兑付”,这一块的监管措施比较严厉。

近期,银行大规模赎回委外的新闻牵动着很多投资者和理财机构的心。资本市场明显感受到来自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调整的压力,无论是在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都出现了异常的交易,包括连续3个交易日众多股票跌停。

到底银行委外规模有多大,是否会大规模赎回?是否会影响投资者的收益,今年第二季度的委外会出现什么变化?北京一家四大行(总行)负责资产管理业务的专家的解答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参考。

 

 市场普遍高估委外规模

目前从掌握的数据以及四大行交换的数据来看,市场普遍高估委外规模,实际上2016年高峰时四大行委外规模为2.5-3万亿,可能是工行的规模突破了1万亿,建行的规模在7000亿-8000亿,其他两个行规模不超过5000亿,在3000亿左右。2016年整个银行业委外资金规模在5万亿-6万亿,如果算上保险公司以及央企国企下属的财务公司,这个数据可能会膨胀。

2017年第一季度整个银行业委外规模有所下降,其中四大行的委外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略微下降,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但是股份制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的委外规模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到经济监管的影响。

从受托机构的参与情况来说,主要以基金公司和券商为主,其他机构如信托机构、保险公司也有少量参与,而且各个银行间对于受托机构的偏好差异比较大:国有大型银行主要是和规模比较大、业绩突出、排名比较靠前和评级比较高的大型基金公司和券商合作,但主要的合作对象还是银行旗下自身的基金公司,占比大约70%-80%左右;股份制银行更倾向于和大中型券商和基金公司合作,还有一些是公募,更看重受托机构的投资业绩,像城商行和农商行大多与中小型的基金公司和券商合作,也有一些公募基金,更看重受托机构的收益率,委外部分是以投顾的形式参与,这有益于培养自己的团队,城商行农商行的资金链很小,大约在几个亿,几十个亿就算很大了。

对于委外资金的资产配置情况,从2016年数据来看,主要配置的是信用债、利率债、货币市场基金等低风险的资产,主要是以纯债券的基金为主,占比在90%以上,对权益类的资产配置比较少,占比不超过10%,这部分资金主要来源于私人银行部的资金,这部分委外资金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倾向于配置权益类资产。

机构间对委外资金资产配置的差异比较大,不同部门的资金成本不同,一般而言受托机构会优先配置信用债,如果信用债的收益率能够达到委托机构的收益率要求,那么富余的资金也会配置一些利率债和货币市场基金,去年的市场情况会适当的配置一些利率债和货币市场基金,存在一些加杠杆的情况。

 

银行赎回委外资金浮亏怎么办

说到银行委外资金的成本问题,我们应分几个角度来看。

首先,分机构来看,各家银行都涉及银行委外业务,2016年以前,是以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主,城商行和农商行的业务较小。但是从2016年开始,城商行农商行类中小银行的委外业务开始大规模地增长,占比迅速提升。对于各行的占比情况呢,由于缺少系统性数据,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比例。就我估计,工农中建交这六大行委外资金是占整个市场的30%~40%左右,股份制银行占30%左右,城商行农商行类小中型银行占比大约在35%左右。

其次,从资金成本上来看,国有大行的资金成本相对是最低的,其次是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资金成本最高。再分部门来看,银行的委外资金主要来自于资产管理部的银行理财、同业业务部门以及与私人银行下面的管理部门。其中资产管理部的委外资金规模占比是最高的,但金融同业部的同业业务委外资金规模增速非常大,从16年的二季度、三季度来看,增速非常快,占比提升也很快。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部的委外资金成本是极高的,但是他们愿意承受的风险也是很大的,可接受的投资范围也是比较广的,比如他们的资金就可以投资给权益类的资产。而资产管理部的资金成本次之。而同业业务部委外资金成本最低,但是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有严格的要求和限制。同业的资金大多数都是短期资金,拆借资金,资金成本非常低。

从资金的性质上看,银行委外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表外资金和表内资金。表外资金最高是银行的理财资金,而表内资金有同业资金、银行自有资金和保本理财资金。其中表外理财资金占比是最高的,同业资金增长最快,资金规模逐渐增加;银行表内资金委外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同业资金委外。表内资金成本相对较低,也就是银行的自有资金和同业资金成本相对是较低的。表外资金的成本相对较高,尤其是发行财理财产品的时候,理财产品现在的成本是逐渐抬升的。

委外资金收益达不到理财要求的情况,通常我们这时会提前收回委外资金,交给业绩较好的受托机构。一般情况下,银行委外资金在招投标的时候,在协议里就会约定委外资金的收益预警线和止损线,包括投资资产的损益情况。占比情况。当然我们也会考虑委外资金的投资标的情况,流动性是否更好。如果是投资信用债,赎回就比较困难,如果是投资流动性比较好的货币市场基金、利率债,如果出现浮亏或者达不到我们的要求,银行可能就会考虑赎回。

 

银行近期会有大规模赎回吗?

从近期的债券市场情况看确实出现了大额的买单情况,不排除有银行委外资金赎回的可能。有媒体和卖方研究员认为银行赎回的主体和压力主要来自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但是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和数据来看,国有大行并没有出现大规模赎回的情况,而是保持了和去年差不多的情况。

站在银行的角度,实际上,近期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近期赎回资金的情况较多,是近期赎回的主体。因为他们的资金成本比较高,要求的收益也是比较高的,而且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比较差,尤其是在对同业业务有从严监管的趋势情况下,对同业业务依赖性较强的股份制行、城商行、农商行对委外资金赎回的意愿比较强烈。当然,也有可能部分管理委外资金的受托机构正面临着有股份制银行赎回的情况,这也要看具体情况,是否是委外资金到期了,或是否是受托机构没有达到协议要求。

一般情况下,银行与受托机构协议是一年期以上,与自身银行基金子公司的协议达到三年以上。我们每半年进行一次测评,如果没达到测评要求,会考虑赎回。在我对委外资金赎回的操作上,考虑到资金成本和风险能力,各家银行业会有所差异。总体上来说,委外资金赎回会优先赎回流动性较好的资产,比如货币市场基金、利率债等。同时,不会出现集中大规模赎回的情况,一般会采取分批次赎回,防止市场有较大波动,带来资产损失。

2017银行委外的思路 

2016年我们预计2017年银行委外规模会继续扩张,但是一季度的监管力度和措施超乎预期,因此目前我们对2017年银行委外规模预期偏悲观。最差的情况下,整个银行委外规模会较大幅度收缩;稍微好一点的情况是,新增委外规模同比下降,但是总体规模仍将有所增长。我们银行将保持现有规模,如果委外到期或达不到收益率要求,我们会考虑收回委外资金,不在进行委外操作。

但是大规模赎回的意愿,还是不是非常强烈,我们趋向于维持现状。一方面是我们自己银行旗下委外资金,规模占比也比较大,我们不会大规模收回,保持现状;另一方面是外部机构,我们也是倾向于维持现状,但是如果二季度收益率达不到要求或者风险过大,我们考虑收回,并不再进行委外操作。

银行委外资金的配置还是低风险的货币市场供给为主,权益类配置占比较低,目前依旧处于风险考虑。权益类资产去年配置很低,主要集中与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等针对高端客户的理财。去年我们进行了一场委外资金的招投标,适当地增加了权益类委外资金的占比,不过规模不大。

对于债券类评级,我们国有大行对风险的要求是很高的,一般都是AA+以上的,像股份制和城商行可能对收益更看重一些,适当地牺牲一下风险,他们可能是对风险采取适当容忍态度。对于资产管理和同业的资金来源,风险的承受能力很差,特别是同业资金,风险要求很高,所以大部分投给债券,尤其是信用债,都属于存贷型基金。

对于2017年的委外资金,我们适当增加了一些权益类的资产配置,但是增加的不多,主要还是考虑到风险。在当前优质资产很少的情况下,资产配置确实很难,既要考虑到资产收益率,也要考虑到风险,我们总的思路还是要把风险放到首位,哪怕是牺牲一点点收益率,我们也要保证委外资金的安全性。可以说现在针对委外资金市场,大家对监管的态度还是比较持中。包括站在大行的这个角度来看,这轮监管就看下面有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如果是会出台一些监管的细则,那么我们可能会在委外这块做一些调整,但是目前来看我们还是持观望态度。可能城商行、农商行可能现在问题比较大一些。

银行委外投资到股市的资金没有确切数据。不妨进行估算,如果2016年委外资金是5万亿,权益类配资是10%,就是5000亿,假设其中投资股市部分占50%,就是2500亿元,而2500亿相对于几十万亿市值的股市,影响有限,所以目前流出的“股市下跌归因于委外资金的大幅收回”的言论,在逻辑上是行不通。我们认为有可能是委外资金暂时性的收回,给市场传达出一种流动性趋紧的信号,引起股市的下挫。

文章部分内容转自微信公众号 国金策略与行业配置笔记

版权所属:家族办公室 - Family Office Tim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ott.top/archives/3212/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的头像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在线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