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古今家族财富观竟有如此差异,中欧教授芮萌首次开腔

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往往注重差异性及本土化改造,这已成为中国企业家处事的一种惯例,这种思考方式可以沿用到家族财富管理与家族办公室的筹建、设置、营运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然而,在家族财富管理领域,一些现象并不能延用原来的思维与做法看待。

古人的财富思想精髓在财富累积和财富保持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为我们中国的企业家重拾传统,继承悠久的历史文化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现代家族财富观有东西差异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很多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和我们善于学习及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精华的能力密不可分。在这过程中,我们往往注重差异性及本土化改造,这已成为中国企业家处事的一种惯例,可以自然地把这种思考方式沿用到家族财富管理与家族办公室的筹建、设置、营运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然而,最近中欧首善财富管理研究中心发现,在家族财富管理领域,一些特殊的现象不能延用原来的思维与做法。

我们认为:家族财富管理不存在东西方差异,只存在家族和家族个体成员之间,这些差异从本质上讲,都是围绕家族财富管理的基本出发点,而其理念和追求目标,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相似的。

在西方,主要是欧美地区,学术与独立咨询机构研究家族财富管理时间并不长,据我们调查仅10年左右,而提供家族财富管理服务的机构却存在较久,有逾百年历史的家族制纯私人银行,也有家族设立的家族办公室为伙伴家族提供共享型服务。他们对于家族财富管理慢慢形成有体系的认知与共识性的做法。创富、守富、传富与基业常青是西方家族的一个共识性的体系,简单定义即财富管理,这逐渐形成一种通用沟通语言。近两三年也被中国家族与金融机构所引用,但存在断章取义的做法。

其实,西方所谓的财富管理, 东方简称“理财”,这一词源于《易经·系辞》“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此处理财可释义为管理财政。⽽辞源的解释指出,理财先为管理财务,后指管理财政。古人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因而理财包括理国、家之财两部分。

古代哲人的家族财富观

春秋以来,古人关于财富管理的思想不断丰富,创富、守富与传富的传统也早已经形成,战国时期的白圭,秉行“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准则,被誉为“商祖”。战国末年吕不韦,也是著名商人,他将“奇货可居”的金融理论应用到了极致。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设立范氏义庄,救济穷人, 开启了古代慈善的新模式。义庄规矩详尽,接近现代的管理方式。范仲淹去世后,范氏子孙投入大量钱财和精力去维护完善义庄的运作,弘扬其声誉,使范氏义庄成为中国慈善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民间组织。

同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崇尚“禁止生活中不必要开支和浪费”的财富管理之道,控制消费,开源节流,强制“储蓄”,是中国古代最主流的理财观念,在资金配置上追求低风险、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

清代广东十三行怡和行之行主伍秉鉴,是《华尔街日报》评选出的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之一。广州作为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下唯一保留的通商口岸,十三行垄断了清朝的海上对外贸易特权。依靠过硬的产品、丰富的人脉及与英美外资公司的密切关系,伍秉鉴累积了巨额财富,其投资理念及经商范围也日趋全球化。作为清代商业上“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他不仅在美国投资铁路,还涉足了证券、保险等领域,使怡和行发展为大型的跨国财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财富实现爆炸性增长,同时也对打理财富产生了迷惑,折射出人们对未来财富形态和载体变迁的疑虑,思索除了房产和存款外其他形态的财富投资机会。而古人的财富思想精髓在财富累积和财富保持领域都为众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版权所属:家族办公室 - Family Office Tim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ott.top/archives/2980/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Family Office Times, Lynda.Zeng的头像Family Office Times, Lynda.Zeng编辑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