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穿岁月为已任的FO,如何识别并规避金融系统性风险?

导语:金融亦如政治,不管你是否关心它,它都会来关心你。影子银行或者说银行的影子、一行三会之于国家,Family Office 之于家族,最大的任务都是着眼在如何控制系统性风险上。本文将一一展示国内金融环境潜在的系统性风险、类郭树清们对日后监管方向的表达及远景表态以及FO界的或避险或趋利的动作。

 

近期,银监会文件密集出台银行业监管文件,标志着中国银行体系监管大年的到来,这也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情绪:4月10日以来,A股银行板块连续走跌。

不只是银监会,事实上“一行三会”都在全面加强监管,这是金融业今年的主旋律,“金融乱象,有病就要医。”金融体系的去杠杆动真枪实弹,此轮监管对于业务激进的银行痛下杀手锏,中国金融治理的思路正发生微妙变化。

银行业内人士坦言“风险容忍度降低了”,业务将会越来越难做。一位商业银行分行行长指出,监管机构已经入驻部分银行开始进行现场检查,部分银行已经做出相应的业务调整。

 

影子银行是消灭不掉的

中国的影子银行是应激反应的产物。为抵御2008年美国次贷的冲击,中国政府砸出了4万亿,并在两年内向市场投入了9万亿的人民币信贷。结果证明这是反应过度,直接闪到了老腰——房价飞涨、CPI高启、产能过剩……

政府不得不从2010年下半年起,收紧金融监管,商业银行的日子一下子就苦了。不收缩贷款吧,一则银监会的大板子会打下来,狠罚吃不消,二来行领导的乌纱也会折翼;收缩吧,又不可能立杆见影地出效果,毕竟此前两年的贷款,多流向了“铁公基”和房地产项目,而这些中长期项目根本经不起釜底抽薪,真烂了尾成了大面积的坏账,监管部门绝对不会答应的,到时候可能更惨。

咋办呢?中国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影子银行横空出世了!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业务要受到中央银行等机构的监管。但他们如果把一些业务以影子银行的方式操作,这些资产在银行的损益表上是看不到的,就可以逃脱监管,迷惑迟钝的投资人。

针对受监管的资产负债表,商业银行脑洞大开—把信贷资产从表内挪到表外不就可以了么?最早的监管套利就此诞生:商业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把自己发出的贷款打包成债权交给信托公司代持,这样“美颜”出来的资产负债表就好看多了。这一手艺一传十,十传百,2010年还没到年底,银信合作就已逼近两万亿(人民币),这么快速野蛮生长出来的大块头引起了银监会的注意,要求信贷“回表”,第一阶段的银信合作被剿灭了。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银行开动脑筋,很快作为第二波的银行理财产品被开发了出来。通过发行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吸引客户购买“非保本”型产品,再次把资金从资产负债表内引流向表外,让这些钱消失在银监会的视野外,偷偷流向老伙计信托公司的受益权,不意外的,这些受益权指向的基础资产正是银行授意信托公司提供的贷款。贷款对象是城投债,而城投债刚好是银行大客户们的地方融资平台发行的债券。在这眼花缭乱的背后,是商业银行绕过银监会,继续为房地产及地方融资平台输血。银行理财产品不出意料地疯长,到了2013年年中,就到达了惊人的9万亿(人民币),银监会无奈再次出手,这次祭出的是法定“8号文”,没有直接限制理财资金投资城投债,限制的是这部分资金购买信托受益权,银信合作第二弹受阻。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了,叫“资本永不眠”,银证、银基、银保各种花式配搭被“创新”出来,但逻辑还是与银信合作基本相似。风险归银行,通道手续费归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尤其是银证合作,不到两年(2011至2012年),规模扩大了10倍!

另一种强大的监管套利模式的贡献者是商业银行之间的同业借贷,原来银行之间为弥补流动性而采取的彼此短期拆借,一变成为套利工具。银行同业业务的增加可以称之“狂飙”,光2010年底的就已经达到5万亿。截至2016年4月,“影子银行”催生了11.6万亿元(据德意志银行测算)的M2,占M2存量的8%。如由银行、类银行机构组成的影子银行体系,已经复杂庞大到无人说得清了,有人说是20万亿,有人说30万亿,这里面到底藏了多少高能的系统性风险引爆点,更是无人能预言预料。

梳理中国影子银行发展史,可以发现,影子银行这一现象是消灭不掉的,也无所谓一定要消灭。在中国,影子银行发挥的是类银行功能,没有它们对市场流动性的前置与前导,很多机遇与创新将被扼杀。这个猫鼠游戏有着相当的周期性,草莽生长、规管收紧、消退消失,然后再以别的形式回归,重新来一遍轮回,区别在于规则越来越清晰,资本越来越有效。

 

刚性兑付才是心腹大患

“刚兑”在我国年轻的金融历史里可谓悠久,自2005起,监管层与各级政府维稳的目的是担心投资亏损引发群体事件,把风险压在了资金最终使用方身上,要求其“只赚不赔”。 当年的出发点是先让民众,渐渐地接受金融投资是件风险的事,可惜时间在流,世界在变,动力却没了,所以渐变成“不变”,如今刚性兑付已成为国内金融市场最大问题。

粗估下来,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盘子大约是100万亿,而有部分刚性兑付特征的资管产品超过了总规模的一半,达到了惊人的60万亿。这不是人长了个瘤子,这是瘤子上长了人呐!看起来很美的刚性兑付,似乎是保护了所有人——投资者得其利、政府得其稳、机构得其名、项目得其助,可其中潜藏的刚性泡沫到头来可能害死所有人。

历史上的金融泡沫一向是凶残无比的,最早的有荷兰的郁金香狂热(1637年),时人记载道,“1636年,一棵价值三千荷兰盾的郁金香,可以交换八只肥猪、四只肥公牛、两吨奶油、一千磅乳酪、一个银制杯子、一包衣服、一张附有床垫的床外加一条船。”等到泡沫破裂价格暴跌时,就只能用来喂猪了。

还有不太远的日本不动产泡沫(1989.5——1990.8)现在常被拿来说国内房地产要小心的例子,日本房地产这几十年就没涨过,直到有了2020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才略略抬了抬头。历史经常保持一种恶意满满的幽默感:最惊天动地的人祸,往往是顶级聪明人或有意或无意的愚蠢造成的……

刚性兑付这份无视金融法则的“好意”,事实上放大了所有人的风险,也即系统性风险。首先有了稳定固定收益的投资者将无视风险,只要能赚,who care底层打包的资产到底是什么东西?如果再有些人拉人的福利在,投资者会乐于把自己的亲朋好友也裹进来,庞氏骗局常演不衰就是此理。在融资这方,谁敢承诺高回报,市场就积极迎合谁,其中的高风险仿佛不存在一样,低风险更安全的投资产品反正不被看好,这是典型的劣币驱良币。

“风险投资”成了无风险的高息储蓄,这严重压抑了潜在可进入股票市场的资本—能稳赚,谁还冒险啊,所以“刚兑”不破,股市难振。与此同时,高利率也增加了实业的融资成本,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的脱实入虚”,而且维护刚性兑付把不良资产、表外隐匿资金的风险都集火在了银行身上,一旦超出红线,全社会的钱都得跟着遭殃。

从根子上打破刚性兑付,就要真实地传递风险:令卖方公开风险,买方知晓风险。才能让市场发挥作用,从实质上低风险的危险性,这样过高风险的产品承诺再高的收益也无意义,自然被风险与收益最优配搭的产品所淘汰,前面所说的“刚兑”的种种问题也必可消弭,资本效率的提高,才是回归了金钱融通的本意。

 

高杠杆是金融高风险的原罪

真相是隐藏在历史之中的,让我们再次启程溯源。发生在2003—2007年的第一次杠杆,是由国企同私企一起腾挪出来的,那段对现在的局势影响已经稀薄很多,我们暂略不提。厉害的是前文所讲的4万亿(2008年)砸出来的大波澜,直接把国企玩高杠杆的欲望挑逗得无比高涨,要知道欲望这种事是由内而外火力壮才行,光靠吃药是不持久的,国有企业的特色和体量决定了这欲火的由来。中国国企主要布局在七大领域:国防军工、交通、建筑、化工、钢铁、采掘以及公用事业,这七个“葫芦娃”要么产能过剩,要么高度重资产,要么高杠杆运营,互为因果互相交织。

中国国情下的国企,体量庞大,饰演的角色重叠又繁重,其债务扩张背后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甚至意识形态的体现。2008年全球经济都被美国的次贷给带沟里去了,各国对冲经济下滑的手段千篇一律,无非是在私人部门上去杠杆,在政府部门上加杠杆。中国那4万亿,大头还是信贷,国家预算内资金仅占一成。所以杠杆是在加在了国企和地方政府身上,中央财政债务并没有涨,跟着加杠杆的还有公用事业、交通运输、钢铁有色以及通信业。所以杠杆对国企可以说是政治任务。

国企的低效毋庸讳言,且too big too fail ,投资回报下降、债务扩大,势必要再借贷,杠杆低了没人借,只是越赔越借,越借越赔,好一对欢喜冤家!杠杆在中国,远不只企业,金融去杠杆更上升到总理的政府报告,问题之严重可见一斑。

房地产这十几年的癫狂,幕后推手是地方政府对土地的抵押和背书,而接盘侠则是金融体系。从征地到卖地开发,从售卖到还贷,全部风险逐级逐层都压在了银行身上,银行系已经成了中国最大的地主,这在世界上独此一家,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我们的“斗地主”打得足够惊心动魄。

 

原标题《穿透时光,FO对怼金融风险》刊于《家族办公室》杂志2017.04

版权所属:家族办公室 - Family Office Tim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ott.top/archives/2865/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的头像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在线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