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跨越障碍的桥梁。” 这是包括迟池、刘冰华在内的长江商学院校友在特殊儿童艺术教育项目中深刻体会到的艺术魅力。
长江商学院深圳校友会联合联合国莫扎特勋章获得者、旅法著名钢琴家、慈善家周勤龄及伙伴机构,开展对贫困地区的盲童、自闭症儿童等特殊儿童的艺术教育,并将支持盲谱在中国的深度开发;还对全国30多位盲童及特殊儿童钢琴老师进行了培训;同时于深圳云颂音乐厅推出“新年慈善音乐会”,来自中法顶级音乐家奉献世界巅峰音乐盛宴;“大长江”携“小长江”共同参与,为特殊儿童艺术教育筹款,并计划推出新一期工作坊和慈善音乐会。
该项目推出中国第一批成型的盲谱,计划每年培养30位特教钢琴老师。以音乐为桥,超越民族语言、地域分歧,传递人类的和平与大爱。
1
艺术的力量
2019年,长江深圳校友会关注到旅法著名钢琴家周勤龄正在进行的盲童艺术教育活动,在执行会长温育青的支持下,秘书长池迟、公益委员会主席谢鹏程、公益委员会秘书长刘冰华、刘昌敏等联合周勤龄女士与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组织深圳校友参与开展公益项目合作,以音促善,同觅知音。
周勤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莫扎特勋章获得者,她曾多次在法国与欧洲各大城市举办音乐会,也曾多次获得法国政府授予的“文化与艺术骑士勋章”。在音乐事业之外,周勤龄以艺术行善,长期为“无国界医生”“法国红十字会”“牵手儿童协会”等慈善机构义演筹资。
在一次义演中,一位母亲领着自己的孩子找到周勤龄,恳请她收下孩子,担任孩子的钢琴指导老师。周勤龄注意到,孩子双目失明,但听觉异常灵敏,听音辨音十分精准,非常适合学钢琴。
盲童对音乐的感知有更独特的优势,但是知道确切的音准,是习好钢琴的关键,这点于盲童来说十分困难。周老师看到孩子们苦苦练琴,但不得要领,心急如焚。
她要尽自己绵薄之力,极力推动盲童学生科学地学习盲谱。帮助更多盲琴童的关键是让音乐课教师掌握盲文乐谱!经过多方努力与协调,周勤龄得到了中国盲文图书馆的支持,共同开设了钢琴演奏及盲文音乐符号师资培训班。2019年7月,在长江商学院深圳校友会的参与下,中国盲文图书馆举办的 2019 年暑期钢琴演奏及盲文音乐符号师资培训班正式开课了!图书馆召集部分正在学习钢琴的盲童及全国各地盲校的部分音乐教师,组成一个为期3天的小型工作坊。周勤龄从法国飞回国内,现场点拨盲童,指导钢琴老师,帮助老师们提高教学水平。
其实,周勤龄早在多年前便开始在国内推动布莱尔盲谱的科学应用。郝沁是盲人文化研究所的一名职工,也是一名仅有微弱视力的视觉障碍者。她负责对接周勤龄介绍引进国内的盲谱的编译工作。
郝沁介绍,盲人琴谱与平常的琴谱十分不同。“盲文乐谱是凸点显示的,不像平常的乐谱那样有简谱和五线谱,学习起来并不容易。老师会说盲文是哪个点位,盲谱是怎么一回事。”
耳濡目染,郝沁掌握了如何阅读盲谱。然而当时国内并没有太多盲谱资源,郝沁时常请视力正常的朋友帮自己读谱,自己一边听一边扎点位,自制盲谱,整个过程十分辛苦。
“盲童与社会交流少,内心会随时间推移变得封闭,会识谱弹奏对他们而言,既是生存方式的拓宽,学得好的话可以进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也是自我心灵的滋养与精神的慰藉。”郝沁说。
其间周勤龄与中国盲文图书馆合作,创作了《一个中国小男孩在巴黎》组曲盲谱。工作坊结束后沉淀下来了一个钢琴学习小社群,学员后续在社群里互相交流反馈,将周勤龄指导的内容应用到盲童教学实践中。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在深圳校友会支持下,工作坊从现场转到线上,学员们在线学习音乐理论课。
周勤龄组曲《一个中国小男孩在巴黎》
长江商学院深圳校友会秘书长迟池十分认可这一项目。谈及特殊儿童,她别有感触,内心与特殊儿童群体有着深刻的情感联系。
最早可追溯至迟池在新疆大学读书时,她偶然在晚报上看到一个聋哑女孩被侵害的新闻。她心如刀绞,立刻将自己全部零花钱捐了出去,希望可以帮助减轻聋哑女孩的生活负担。虽然只是一次小小的捐赠,却在迟池心中播下了公益的种子。
自此,迟池开始留意社会上的特殊儿童群体。工作后,她总趁着业余时间参与一些小型公益项目,帮助改善特殊儿童群体的生存处境。与这部分群体接触多了,迟池更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
迟池说:“其实他们非常自卑、自闭,他们急需别人的帮助,需要感受社会的温暖,需要重塑生活的信心与勇气。”
直到以企业家的身份加入长江商学院,迟池才接受了系统的公益教育。接触到周勤龄的艺术公益,迟池被打动了。
迟池 长江商学院深圳校友会秘书长
“艺术是超越语言和民族,跨越地域和分歧的,是人类大爱的传递方式,是化解误解与分歧的桥梁,”刘冰华说。
基于对艺术疗愈力量的感同身受,2019年12月22日,深圳校友会联合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河仁慈善基金会与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潮汕母亲慈善基金共同主办首场“周勤龄与她的朋友们新年慈善音乐会”,并举行拍卖晚宴,希望传播善念、汇聚爱心,创新慈善筹款方式,共同推动贫困和特殊儿童的艺术教育和公益教育发展。
出席的众多长江商学院深圳校友纷纷慷慨解囊,资助慈善音乐会顺利举行。长江校友们也携“小长江”及其他家人共同出席音乐会,为后期特殊儿童艺术教育工作坊贡献拍品,并踊跃竞拍,资金用于后期特教艺术老师的工作坊的开展。
周勤龄(右一)与她的朋友们新年慈善音乐会”现场
刘冰华说:“这场音乐会有两个创新,一个是以艺术行善,同时,’大长江’携’小长江’共同参与公益,以艺术对青少年进行公益教育的启蒙。”
音乐会后半场是慈善之夜,出席的众多长江商学院深圳校友慷慨解囊,资助贫困特殊儿童接受音乐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慈善夜的除了长江商学院深圳校友,还有他们的孩子——“小长江”。他们在现场义买《一个中国小男孩在巴黎》盲谱,筹得资金帮助“特殊”小伙伴得以继续进行艺术学习。
音乐会为特殊儿童艺术教育项目筹集了启动资金。按照项目规划,深圳校友们原本计划2020年开办钢琴老师培训工作坊。碍于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坊由线下培训转为线上开课,周勒龄在线培训钢琴老师,一对一指导部分盲童。
“做公益如同扎针灸,要把针尖扎在穴位上。我们把有限的资金资源用在最应该接受帮助的地方,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撬板才能转化更大效能。以本项目为例,如果仅周老师一个人,能够得到指导的盲童非常有限,关键是要培训更多有能力指导盲童的特殊钢琴老师,才能创造更大的社会效应。”在刘冰华看来,钢琴老师的日常陪伴对盲童学习、自我发展至关重要。
所以,在整个项目中,钢琴老师是项目培训的重点环节。尽管盲童可能具有先天的听觉优势,但科学的方法对钢琴学习更为重要。碍于盲童主要通过“听”来学习弹奏,这就要求钢琴老师能准确地、有技巧地指导盲童习得规范的动作、科学的技法。这就对钢琴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自身首先要具备识别盲谱的能力,并能够按照盲谱来有效指导盲童学习。
迟池见过一些学习音乐的特殊儿童,她发现,与从未接触音乐的孩子相比,这些孩子的精神状态十分不同。“他们有机会学习音乐,既是心灵提升,也是一种才能,他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尊重和关怀。学习音乐的过程, 他们看起来更有活力,更快乐。”
一位叫石筱玲的盲童,在钢琴演奏的进步,凸显了特殊儿童艺术教育项目的价值。石筱玲接受过周勤龄的亲自指导,曾在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中获全国金奖。因她来自西北地区,家境贫困,无法持续进行钢琴演奏学习。在深圳校友会发起举办的音乐会上,这位小钢琴手在长江校友的资助下,来到现场演奏一曲“你的爱是我的眼睛”,听者无不动容。
石筱玲,曾在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中获全国金奖鹏瑞公益基金会当场决定资助这位极具天赋的盲童,每月为石筱玲提供学费,聘请特教钢琴老师对其进行指导。
郝沁见证了石筱玲学习钢琴前后的变化。石筱玲在2021年夏季参加兰州国际钢琴公开赛,获得优秀奖;在“爱乐华声”珠海横琴国际音乐盛典甘肃赛区声乐少儿组中获得一等奖。“我听了她钢琴演奏的片段,比之前弹得好太多了。”郝沁形容石筱玲不仅钢琴演奏水平跃升,更重要的是,“她性格比之前开朗活泼了很多。”摆在特殊儿童面前的,除了按摩,还有另一条路。他们可以发挥自身听觉优势,接受音乐教育,成为一名音乐人,改变自己的人生。
2
义利并举共享双赢
2020年12月,特殊儿童艺术教育项目获评“第六届长江公益奖”。“项目支持了第一批盲谱在国内的开发,资助盲童钢琴教师的培训。同时,项目还开创了’大长江’携手’小长江”,以艺术为媒共同参与公益慈善的模式。这两点都十分创新,才能获奖。”刘冰华说。
刘冰华 长江商学院深圳校友会公益委员会秘书长
“比传统扶贫助学更创新,影响力更深入。”迟池感到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是,特殊儿童艺术项目想要持续下去,就需要一个合适的模式。“不是做一回体验式教育就结束了,我们想让这个项目长久地延续下去。”目前,长江商学院深圳校友会还在深入探讨可行的且较为成熟的项目模式。
迟池对于长江商学院营造的公益氛围大为赞赏。在入读长江商学院前,她眼中的公益是单打独斗式。而在长江商学院,学校鼓励学员们集思广益,共同做一个公益项目。为激发同学们的热情,学院还设置了公益奖学金,为公益领域人才提供在长江商学院读书的机会。
“无公益,不长江”是长江商学院的核心理念。在入学第一堂课。商学院在每位学员心中便埋下了公益的种子。经过系统的学习,每个长江人心中以公益为先,以公益为荣。迟池说:“大家形成了一个公益的磁场,号召更多人参与进来,互相交流探讨,形成一个公益共同体。”
同时,迟池也对企业家的社会角色有了深刻的理解。“企业家的财富大多取之于社会。长江商学院让我意识到,我们是有社会责任的,我们有义务回馈社会,帮助有需要的群体。每个长江商学院的学员都应该做到利己、利他和利大众。”在这种公益理念的熏陶下,无论是新冠肺炎疫情还是河南洪灾,长江商学院深圳校友会第一时间组织物资和金钱捐赠,践行从长江商学院习得的公益心。
刘冰华深受长江商学院公益教育影响,在她看来,公益讲究智慧,“要聪明地做公益,公益最重要的不是捐钱、献爱心,而是要让自己的爱心和资金转化成效能。”她十分赞同长江商学院倡导的公益新趋势,“公益反哺商业,商业助力公益,义利并举,共享双赢”。
案例点评
助学一直是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的最主要领域,但随着中国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后,类似捐建学校教室、资助贫困学生、捐赠图书已不再是乡村教育的迫切需求。因此,新时代的捐资助学形式需要不断创新,需要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和小众的慈善需求。
长江深圳校友会联合著名钢琴家周勤龄及其伙伴机构,开展对贫困地区的盲童、自闭症儿童等的艺术教育,并支持盲谱在国内的深度开发,对全国30多位盲童及特殊儿童钢琴老师进行培训;推出“新年慈善音乐会”,“大长江”携“小长江”共同参与,为特殊儿童艺术教育筹款,作为特殊儿童艺术教育项目获评“第六届长江公益奖”实至名归。
特殊儿童艺术教育项目的创新除了刘冰华总结的两个创新点,一个是艺术慈善,一个是“大长江”携手“小长江”共同参与公益,还有另外两个公益创新点,一是在于关注盲童这样一个小众群体,他们的成长可能会被大众忽视,因此通过慈善和艺术的力量,让他们成长、成功,助力他们的梦想,就像周勤龄指导盲童石筱玲演奏一样,这样的指导会改变他们的人生。另一个创新点在于项目不限于只培养几个音乐盲童,而是志在推出中国第一批成型的盲谱,每年培养30位特教钢琴老师,这就有了授人以渔的公益持续效应。
刘冰华是长江商学院深圳校友会公益委员会秘书长,也是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助理院长,她的公益慈善经验与深圳校友会秘书长迟池及深圳企业家校友的合作,共同成就了这个公益项目,坚持下去会成为一个公益项目品牌。
慈善是一门科学,设计得好、运作得好的公益项目,也可以是艺术。
——刘选国,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
版权所属:家族办公室 - Family Office Tim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ott.top/archives/2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