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亿集团破产清算背后的民营企业危机共性

6月17日,国内知名民企银亿集团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导致银亿集团破产清算的三宗罪
银亿股份是由自然人熊续强控制的民营上市企业,控股股东为银亿集团。是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国内外贸易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综合性跨国集团。2017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83亿元,创利税40多亿元,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以及宁波市百强企业前10。

自2016年起银亿股份意图向汽车行业发展,其控股股东银亿集团斥巨资进行境外并购,累计调动资金约130亿来完成收购交易。具体操作为:企业控股股东银亿集团通过股权质押融资、关联方借款等方式募集资金,收购美国ARC集团、比利时邦奇动力集团和日本艾礼富集团,随后再由银亿股份以公司股份、现金作为对价,从控股股东手中买入并购的资产。

为了有足够的资金转型汽车行业,银亿股份的实际控制人熊续强及其一致行动人质押的股票总量合计占总股本的69.39%,股权质押比为95.02%。高质押率导致,股东账户已经开始被动减持,引发资本市场抛出股票,资金的倾轧出逃与银亿的资金困境形成了恶性循环。

雪上加霜的是,企业控股股东银亿控股在大额并购之后流动性趋紧,通过大额分红的方法从上市公司转移资金2018年4月,银亿股份发布2017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称每10股派送7元现金股利,分红总金额高达28.20亿元,占17年归属净利润的176.08%,占母公司累计可供分配利润的82.75%。大额分红掏空了上市公司的流动性,最终触发了银亿股份的违约。6、8 月份公司股价下跌诱发股票被强制平仓风险,最终造成公司资金链断裂。

公告显示,2019年以来,银亿集团、银亿控股持续面临流动性危机,虽竭力制定相关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化解债务风险,但仍不能彻底摆脱其流动性危机。为妥善解决银亿集团、银亿控股的债务问题,保护广大债权人利益,该两家公司从自身资产情况、负债情况、经营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均属于可适应市场需要、具有重整价值的企业,故银亿集团、银亿控股分别于2019年6月14日向宁波中院提交了重整申请。

通过银亿集团破产清算事件的梳理,有人给银亿总结了破产清算的三宗罪:

① 战略选择错误,控股股东激进扩张,多元化投资、主业没能失去用心经营。

② 盲目举债扩张,资金链断缺又导致了股东大规模质押,为违约埋下伏笔。

③ 企业内部出现问题,企业资金被占用。

那些走在违约路上

的上市企业

纵观这些年来各种民营上市破产公司清算都能发现这些共性。
 
新光集团盲目扩展,引发流动性危机
同为如今沦为ST新光的浙江知名企业的新光集团和银亿集团的没落看起来很相似。
新光集团创建于1995年,新光集团从最初的做饰品发家,是非常传奇的浙商标杆企业。公司涉及多项产业:商贸、产业互联、金融投资等,并且旗下有1家上市公司,逾百家全资及控股公司。 

随着国内的产业升级趋势,周晓光夫妇在过去几年中,不断地开拓与寻找新兴业务,把产业拓展到到网仓、物流、能源、旅游等多个领域,另外,在已搭建的众多平台的基础上,整合国内外的企业资源,并与全球不同的相关公司合作或是并购。2016年,周晓光颇为蹊跷地以万厦房产和新光建材城完成对方圆支承的借壳,实现了旗下地产业务曲线上市,更名新光圆成。虽然这一多元化战略加快了新光集团的步伐,但也为后面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随着快速扩张,产业越来越大,资金需求也骤然增加,市场上关于新光集团流动性承压的消息便屡屡传出去,新光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中的98.2951%已被质押。到2018年下半年新光集团的资金问题终于爆发,引发了后面一连串的危机。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以及2018年6月末,新光集团的总负债分别达到399.55亿元、448.67亿元、468.98亿元,高额的负债令企业举步维艰。今年4月,新光集团向金华中院申请重整,这家民营巨头也由此没落。

三胞集团激进投资并购触发流动性危机

宏图高科是一家主营业务为 3C 零售连锁、金融服务、艺术品拍卖的民营上市企业,其中3C 零售连锁是宏图高科的主要收入来源。宏图高科的控股股东为三胞集团。三胞集团主要以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宏图高科、南京新百为依托展开经营业务, 近年来三胞集团经营情况不佳,为实现企业转型,三胞集团进行大规模激进海外并购投资,试图进入新消费、医药健康等领域2011年以来,公司通过大量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质押股权等融资方式获取资金,总计斥资300亿进行并购扩张,使得三胞集团债务规模逐年扩大。

2018年6月末,三胞集团刚性债务规模为406.3亿,占总资产的45.29%,资产负债率高达70.71%,大规模的激进并购导致三胞集团流动性紧张,偿债压力凸显。三胞集团几乎将所持宏图高科、南京新百的股权全部质押,用于投资并购。三胞出现债务逾期后,所持股权被债权人轮候冻结,流动性几近枯竭,宏图高科便沦为三胞集团流动性紧张下的牺牲品,三胞债务逾期后,宏图高科不久也受累出现债务违约事件。

大幅扩张超市业务,激进房地产、化工投资

大连金玛商城是由自然人王延和控制的民营非上市企业,主营业务为商业零售、租赁及物业服务、农产品生产销售三大板块,其中商业零售板块贡献75%的营收。金玛曾连续多年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18年零售业经营成本尤其是租金、人工成本的提高和新零售业态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等多方面原因使得传统零售业整体增速出现下行趋势。金玛商城错估了行业形势,从2017年起通过银行抵押贷款、发债方式大幅扩张超市业务,截至2018年6月,公司在建项目有3300家金玛超市农村加盟店,拟建项目包括亿享生活超市300家。已投资4.71亿元,后续仍需资金投入7.09亿元。因大幅扩张超市门店数量,自2017年以来,公司带息债务规模扩大14.47%至51亿,2018年上半年财务费用高达2.12亿,同比增长53%。

金玛斥资9.68亿投资关联方金玛硼业的大连花园口国防军工、核用装备碳化硼制品军民融合工程和核级硼酸国家强基工程等化工新项目。与此同时,金玛全资子公司金玛康养进行大规模激进房地产投资,金玛养老地产及创业园项目因国家房地产整顿、调控等原因产权仍未办理成功,无法销售,资金回笼困难,金玛流动性压力加剧。

民营上市企业

违约、破产的共性

曾经风光无限的明星民营企业遭遇危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找出民营企业破产背后的共性,前车之鉴也许可以让更多的民营上市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长。
 
1)激进投资
激进投资的风险在民企中尤为突出,因为民企的发展战略受民营企业家影响较大,民营企业家有将企业做大做强的理念和目标,与国企相比,民企更注重经济效益,也更容易做出激进投资的决策。
对于扩张业务的投资而言,投资时机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如果对行业前景预期错误,在行业景气度好的时候盲目扩张,容易导致公司在行业景气转弱时面临现金流困境,从而导致债券违约。
 
2)失败的多元化或转型
民企会在自身主营业务行业景气下行或经营不佳时寻求多元化发展或直接转型。但孙宏斌也说过,“多元化没有太多成功的案例”。
向不熟悉的领域发展一是没有优势,二是业务之间很难形成协同效应,反而会导致企业管理难度加大,使得新业务开展不及预期,而且也会使原有业务的优势丧失。从历史上诸多由于投资激进引发的违约案例不难看出,在行业景气下行期急于转型往往不会给公司带来转机。转型到相关产业链上,同样会面临行业景气度下行的风险,比如煤炭企业在行业景气度不佳时转型做煤化工;而转向非相关产业时,又面临行业壁垒以及协同效应的问题,转型业务短期不会有明显的起色。过于激进的投资是把双刃剑,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主业,尤其是在原主业景气度不佳时希望通过转型来寻求自救,往往是不切实际的。
3)实际控制人不断去冒风险和加杠杆
有些公司管理层爆仓的确来自盲目扩张,来自上市公司特别是实际控制人不断去冒风险和加杠。
“以前在宽信用放杠杆背景下企业偿还债券的资金也大多来自新借贷,业内所说的‘以新还旧’。但在金融去杠杆,严防范的背景下金融机构资金流向民营企业难度增加,最先出现问题的也是那些对外投资大,多数项目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现金流覆盖、高杠杆运作的企业,以及跨界多主业经营的企业。”沪上某私募机构信评人士表示。
 
4)股权质押成为民营企业不得已的选择。 
投资需要充裕的资金流作为支持,虽然大型的民企经常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增发等方式获取资金,但银行体系中过去几年的信用“差别对待”,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上市民企不得不选择股权质押。
今年A股走熊,特别是中小创公司表现不佳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股权质押危机。熊续强此前关于破产清算接受媒体采访时总结,除了主观上转型导致资金使用较多,“客观上有三方面,最大的影响就是股票去年的暴跌,金融去杠杠和资管新规也对银亿造成很大影响,银亿有充足的抵押物,也有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度,但是就是很难获得资金。”

版权所属:家族办公室 - Family Office Tim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ott.top/archives/1661/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的头像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需求咨询 AI助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