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起科技杨崇和: 没在自己领域做到前两名,不要去耕别人家的田

两次投资澜起科技——为何黄浦江资本对澜起科技如此看好?赵博文女士谈到投资澜起的原因:“黄浦江资本自2016年开始持续关注澜起科技。2018年,黄浦江资本投资澜起,我们投资澜起科技的时候,就是认准杨博士在全球电脑接口芯片领域的独特价值,细分行业的全球龙头的杰出灵魂人物。澜起科技代表了中国科技的最前沿力量,已经站在全球的科技起跑线上,我们非常看好澜起未来的发展”

杨崇和先生于2004年创办的澜起科技,是国内为数不多专注于芯片设计领域,且产品在细分领域做到了世界前两名的半导体公司。澜起科技的产品线并不复杂,主打内存接口芯片,但它做到了“不可替代”,让全球芯片巨头英特尔看中其产品,并投资入股。2019年7月,澜起科技作为国内硬科技企业代表,首批登陆科创板。

本文摘录了近期云峰基金与澜起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崇和博士对话的部分精彩内容。杨博士对行业的理解,企业管理的心得及愿景做了详实的阐述,真诚、深刻。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位将认定的事做到极致的学者型企业家风采。

澜起科技杨崇和: 没在自己领域做到前两名,不要去耕别人家的田

杨崇和先生

澜起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2004年 与Stephen Tai共同创立澜起科技

1997年 与同仁共同创建新涛科技,该公司于2001年与IDT公司合并

1994年-1996年 任上海贝岭新产品研发部负责人

1990年-1994年 在美国国家半导体等公司,从事芯片设计研发工作

 

关于芯片行业:“中国芯”不可能,一蹴而就

  • 最近两年芯片突然成了风口,好像大家都在谈论芯片,澜起科技也因芯片备受关注。这一波“芯片热”以前想过吗?

杨崇和:1994年回国以来,我一直专注于芯片领域。有些朋友和我开玩笑说,你如果当时弄个互联网公司或者开发房地产什么的,早就发财了。我说,只能怪我在芯片行业里陷得太深,拔不出来了。

玩笑归玩笑,其实我回国25年来一直坚信芯片是有前途的,芯片产业也能够发展起来。理由很简单,芯片是信息时代的“发动机”和现代工业的“粮食”,它本身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最近一年多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芯片成了热门话题,走到了风口。但对于芯片企业来说不论环境冷暖,风向逆顺,都要以谦卑的态度潜心技术、尊重市场。只有如此才能做好产品,把握市场。

  • 芯片这个风口会不会一窝蜂地来,一窝蜂地走?

杨崇和:魏少军教授(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和我说,目前中国大陆的芯片设计公司超过1700多家!所以“一窝蜂”已经来了。这也是产业发展过热的一个表现,肯定有泡沫存在。同时也要看到,一个产业的大发展时期,泡沫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产业发展所需要经历的。

芯片行业的特点是需要长期、深层次的积累,想要取得成功的企业要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 从粮草到心态。“中国芯”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今5G、AIoT等应用的到来,被视为新的风口,对于准备好的芯片公司是巨大的机遇,但现在的1700家公司恐怕不是每一家都准备好了。

  • 最近两年中国开始很重视芯片行业,你觉得我们的主要机会在哪?

杨崇和:一个海量数据的时代正在到来,人工智能在物联网、5G、医疗健康、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应用会产生前所未有的巨量数据,这些数据的处理和使用将会对芯片提出全新的需求,它们正是芯片行业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广阔的市场空间给芯片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并且随着国内企业技术研发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内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也将会发现新的发展契机。

关于创业经历:只有“先做强”,才能“再做大”

  • 创业一路走来,如何做到专注?很多人创业时稍有成绩就想扩张,你受过这种诱惑吗?如何克制扩张的冲动?

杨崇和:我一直相信只有“先做强”,才有可能“再做大”。找一个适合的领域,埋头苦干、精耕细作。没有在自己的领域做到前两名时(因为第三名已经没有肉吃,往往只能喝汤了),不要急着跑去耕别人家的田。有了这样的理念,不需要克制也能专注。

  • 创办新涛且完成并购后,为什么会选择连续创业?是新涛尚未实现自己的目标吗?

杨崇和:这确实是一个我当时思考了很久的问题。很多人创业成功后就去做投资了。但我可能在半导体行业陷的太深了,拔不出来了。另外也觉得集成电路这个行业总是要被重视、要起飞的,是一个大有前景的行业。所以想来想去还是决定留在行业内继续创业。

  • 研发内存接口芯片时,澜起科技错过了几次大的机遇,差不多十年磨一剑才做出现在的主打产品DDR4内存接口芯片,这期间很多竞争对手都放弃了或者死掉了。为什么澜起科技能成为不多的“剩者”?

杨崇和:我想这里面包含了三件事,第一,看清楚这是一个有前景的领域;第二,确认自己有能力做出一流的产品;第三,确定有足够的经费支持这个项目马拉松式的研发。

曾经有不少采访者问我,创业最难的事情是不是资金碰到困难。我说,这也许是大多数公司最难的事情,但是澜起科技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账上也有超过一千万美元。所以一些年轻朋友问我创业成功的窍门时,我喜欢用高秉强教授说的一句话来回答:确保进来的钱比出去的多!钱没了,再好的产品和团队都归零。最后还要指出,我们有一个非常尊重创业团队的董事会。在十年磨一剑的煎熬中,董事会全力支持,没有打退堂鼓。

  • 你之前的创业经历基本是线性延续的,未来似乎要从线变成面。澜起科技已经开始做服务器CPU,未来还要做数据中心的AI芯片。这个规划酝酿了多久?专注与扩张是否矛盾?

杨崇和:我前面说过,我们坚持先做强、再做大的策略。经过十多年的耕耘,我们已经在内存接口这个细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自然要扩展产品线,澜起科技专注在云端和数据中心,所以迈出了一步去服务器CPU领域,同时我们也开始研究,在数据中心和云端AI计算接下来的需求是什么?芯片应该提供怎样的解决方案?

初看起来,这两个新方向似乎和内存接口芯片没有直接关系,但其实关系密切,他们都是在服务器端,在云端。这样的布局好比下围棋,先做活了角,接下来去占边,然后扩展到中腹。与其说是酝酿和规划,不如说是水到渠成,水到渠成的事情自然不存在矛盾。

关于资本的角色:硅谷的精神是让创新创造价值,这部分是由风险投资来协助完成的。

  • 你曾说过硅谷精神对你的影响很深,你最推崇哪家硅谷企业的模式?

杨崇和:二十世纪早中期在电子科技领域的主要创新是由大公司的实验室做出的,比如AT&T的贝尔实验室等。但是到了后来,硅谷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强,很多新技术是硅谷的初创公司研发出来的。今天,硅谷早已取代了这些大公司的实验室,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硅谷的精神是让创新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部分是由风险投资来协助完成的。价值来自市场,所以硅谷对市场的敏锐度很高,硅谷的公司跟随市场,跟随需求,讲求进度和效率。我们推崇的是硅谷的创新精神,倒并不是哪一家具体的公司。硅谷的公司有盛有衰,但硅谷精神支持着新的创新不断涌现。

  • 国内很多芯片企业都是单一股东控股或依附某个巨头企业,像华为海思、清华紫光、中兴微电子,澜起科技很特别,股东众多,既有战略投资者,又有财务投资者,澜起科技选择股东时有什么考虑?

杨崇和:我们这样的股东结构更像是一家硅谷的公司。事实上,来自不同背景的投资者的投资是对澜起科技实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肯定,对促进公司加快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这也预示着澜起科技即将步入全新的发展轨道。

一个企业的持久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此次澜起科技登陆科创板,进入资本市场,为澜起科技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更好的契机、更广阔的舞台,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企业加入进来,依托上交所平台优势与资本市场的支持,进一步做强做大,共同推进中国的科技创新。

  • 将澜起科技送上科创板后,个人有什么后续的目标吗?

杨崇和:澜起科技还是一家小公司,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放眼国际上成功的大型半导体公司,他们在上市之后都有长足的发展,所以公司上市只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接下来,我和团队都要专注于本领域的持续创新,不断满足客户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在积累中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为股东创造良好回报,为社会贡献有益价值。

我们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是通过研发创新,提升公司在所在行业中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为半导体产业尽绵薄之力。

版权所属:家族办公室 - Family Office Tim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ott.top/archives/13729/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的头像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