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艺术家、画廊和拍卖行努力满足全世界超高净值人士的艺术收藏需求,他们喜欢的是伴随着艺术品的收益和虚荣,因此需要更快地炮制更多艺术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家出租车公司的老板 Scull兄弟成为纽约画廊的常客,买下了当时正在兴起的抽象表现主义、极简主义和波普艺术家的作品。正所谓每一个阶层攀爬者都离不开纽约,他们明智地意识到——建立有影响力的艺术收藏家的形象才是通往曼哈顿上层社会的阶梯,“出租车行业大佬”的身份可没有什么用。
1973年,苏富比拍卖行拍出了他们的50件藏品,收入220万美元,这对当代美国艺术来说令人乍舌。更引人注目的是Scull兄弟购入这些艺术品的价格和拍出价,一幅由Cy Twombly绘制的画作,以750美元的价格购入,拍出4万美元,JasperJohns的双白地图在1965年以1万美元购入,24万美元拍出。Robert Rauschenberg1958年的作品Thaw以900美元购入,拍出8.5万美元。拍卖会后,收藏家纷纷们指责Scull兄弟剥削艺术家的劳动。杂志刊登了题为“肮脏的利润”的文章,评论家将这次拍卖描述为“艺术界崩溃时刻“。
回想起来,Sculls兄弟的拍卖对当代艺术而言,可谓“一切刚刚开始”。以今天的标准看,当时破纪录的价格不算什么。2013年,佳士得的当代艺术的晚间拍卖总额为接近7亿美元,Jeff Koons的雕塑《气球狗》获得了5840万美元的收入,创下了在世艺术家最昂贵作品的纪录。随后一年里,佳士得的拍卖总额增加了一倍,而2014的当代艺术品拍卖总额达到了8.5亿美元。去年秋天,甚至拍出了一幅4.5亿美元的达芬奇画作,是有史以来拍卖会上最昂贵的作品。欢迎订阅《家族办公室》杂志
佳士得选择将达芬奇作品纳入当代艺术品拍卖会中,可见当代艺术在市场中的特权地位。曾经的细分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与奢侈品、时尚和名人紧密相关的全球产业。1999年,安迪·沃霍1963丝印画Liz的一个版本卖200万,到了2007年,同一系列的作品卖到2400万。曾经的小众市场吸引了众多超级富豪买家。拍卖行业的行家们表示,30年前富豪们拥有游艇和飞机,根本没有艺术品,而对今天的富豪来说,对艺术不感兴趣是不行的。
有观点认为,这种大资金涌入对艺术本身造成负面影响。当代艺术被视为一种资产类别,如同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可能被用作隐藏财富或洗钱的工具,艺术家也可能大量炮制作品,导致艺术作品质量下降。
其实,艺术与金钱和权力的勾连由来已久。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艺术杰作是由贵族们委托创作的。20世纪初,艺术品交易商从欧洲贵族手中购得经典大师的画作,再卖给梅隆等富有的美国实业家,赚了一大笔钱。“欧洲是艺术宝库,而美国有很多钱。”同样的道理,现在的艺术家、画廊和拍卖行努力满足全世界超高净值人士的艺术收藏需求,他们喜欢的是伴随着艺术品的收益和虚荣,因此需要更快地炮制更多艺术品。
近几十年繁荣的当代艺术市场有两个基础。第一是潜在买家增多——中国和印度等国的经济发展造就了一批爱炫富的亿万富翁。2009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三大艺术品市场之一,政府出资的博物馆建设潮也推动了需求。截至2017年,中国有200家私人当代艺术博物馆。建造私人博物馆不仅是精英阶层的身份象征,也可能隐含着土地开发领域的利益。
第二个基础是,拍卖业的核心业务转向当代艺术。传统上,在世艺术家的作品很少拍卖。但苏富比和佳士得这些大拍卖行都看到当代艺术市场有利可图,甚至和奢侈品市场有共通之处。1998年,欧洲奢侈品集团开云集团的老板买下了佳士得,开云旗下的品牌包括古驰、圣罗兰和巴黎世家。各家拍卖行开始炒作各种新的当代艺术作品,配以奢华的生活方式——数百万美元的拍卖会、画廊晚宴和VIP艺术博览会等。
拍卖行有越来越多的玩法。向超高净值客户提供金融产品,比如藏家信贷额度,藏家通过抵押藏品获得贷款。拍卖前以担保的方式向第三方预售艺术品,如果现场拍出价超过预售价格,第三方也可以分得溢价,结果当代艺术品的价格越来越高,不断推高的价格又吸引了新的买家,人们都希望从中获利。欢迎订阅《家族办公室》杂志
艺术产业中存在阴暗面,艺术经纪商知道富豪的很多秘密。监管松懈使大量资金在无监管的情况下流动。通过建立私人博物馆和基金会,让艺术藏品推迟纳税。将艺术品存储在离岸自由港,在那里转手没有关税和增值税尽管全球经济衰退,收入不平等带来的财富聚集从未停止,给艺术市场带来繁荣,新晋的亿万富翁通过购买艺术品来刷存在感。资金从何而来以及最终去向,却是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说,全球知名藏家中甚至包括通过军火生意发家的Poju Zabludowicz家族,他们希望因为赞助艺术事业青史留名,而不是为了因为他们家族的财富来源于战争的苦难。
版权所属:家族办公室 - Family Office Tim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ott.top/archives/3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