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基金会持有公司股权,解开宜家全球顶层架构奥妙之门

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宜家吧。这家来自瑞典的全球知名家具和家居零售商,自1943年成立,已经走过了70多个年头,经历了掌权人的变更,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家具零售商。

这是非常难得的。世界上的豪门,能把财富全须全尾地传承给后辈的不多。而宜家,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在2018年去世,据说非常安静祥和,集团也没有因为他的离世发生任何的财产纠纷,后续发展也不见颓势。

这,要得益于英格瓦·坎普拉德的智慧,以及基金会制度的优越性。

英格瓦·坎普拉德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我之所以努力的,不仅仅是宜家的长盛不衰,而且是要使它成为一个独立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公司。

天才的格局就是这么大。

所以,宜家是世界范围内少有的不上市的公司,因为创始人不希望被资本控制,宜家不能成为某一群人的敛财手段。但不上市也许能保证宜家的独立,却不能确保它的长盛不衰。于是,英格瓦·坎普拉德搭建了一个精妙的基金会群的架构,通过一系列运作,将宜家的财富掌握在了自己家族手中。

据说,英格瓦·坎普拉德在40多岁时就在思考宜家的未来。果然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真正的智者总是在问题出现之前就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

1982年,英格瓦·坎普拉德在荷兰成立了名为斯帝廷·英格卡(Stichting INGKA Foundation)的慈善基金会(下文简称英格卡基金会)。同年,坎普拉德将他本人的全部股权捐献给了该基金会。因此,英格卡基金会控制着英格卡控股有限公司,成为了宜家集团的实际拥有者。英格卡控股有限公司是宜家所有运营公司的母公司,业务包括生产、仓储、配送、服务。

1989年,坎普拉德又在列支敦士登设立英特罗格基金会,该基金会实际控制着英特宜家系统公司。英特宜家系统公司是坎普拉德家族的另一私有公司,拥有宜家机构所有的商标,品牌,专利等知识产权。任何一家宜家商场要想经营都需向英特宜家公司付费使用 “宜家”概念,否则就算侵权。费用通常是营业额的3%。

也就是说,宜家的业务其实是分成了两部分,所有权分别属于两个基金会。一部分是品牌授权公司,另一部分是采购和生产公司。后者生产或销售宜家产品需要向宜家品牌授权公司支付“品牌授权费”。品牌授权公司可以自行调节授权费,授权费高,那么销售公司的盈利很有可能减少,甚至出现亏损,就可以少缴税。但事实上,利润的一大部分已经通过“品牌授权费”流到了品牌授权公司。这样是不是形成了一个完美闭环?妥妥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还有更妙的。英格卡基金会的性质是慈善基金会,适用税率为3.5%,相比于家居行业18%的税率,每年能为宜家省下数十亿美元的税款。英特罗格基金会所在地是列支敦士登,对注册企业有一系列低税、免税政策。所以可以说,坎普拉德通过双基金会、两种独立业务的设立,将其家族财富牢牢掌握在了基金会手里,合法避税做到了极致,财产保护简直完美。

就拿宜家2020财年营收396亿欧元来说,要给英特宜家系统公司3%的品牌授权费,就是12亿欧元,剩384亿欧元,如果按照家居行业18%来交税,则要缴纳67亿,设置了基金会,就只需缴纳13亿。也就是说,宜家集团通过基金会架构的搭建,一年省下了66亿欧元。谁不说一句厉害。

由基金会持有公司股权,还可以规避家族成员分裂集团的风险,可以说是实现了创始人让公司永续存在的愿望。

看到这儿,你可能要问了,集团的所有人是基金会,盈利也归基金会,那坎普拉德家族能拿到钱吗?还是真的如英格瓦·坎普拉德所说那样“宜家完全不属于坎普拉德家族”?信了他们就真的太天真了。

我们之前的文章说过,基金会没有股东,没有董事。但在荷兰设立的基金会至少必须有一个董事会。英格卡基金会的董事会有5名成员,其中有坎普拉德本人和他的长子彼得。如此,坎普拉德家族对英格卡基金会有着相当的控制力,完全可以掌握基金会的资金流向。那从英格卡控股公司流入的利润最终用在哪里,还不是他们说了算,旁人窥不见半分。

另一个重要角色英特罗格基金会是在列支敦士登成立的家族基金会。坎普拉德家族可能通过其管理分散在国际上的家庭和商业资产,确保资产的长期保护,并优化资产的跨国界分配。此外,列支敦士登的基金会创始人可以保留撤销基金会或修改基金会文件的权利。即,怎么着都是他们说了算。

不得不说,英格瓦·坎普拉德真的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企业家,一手构建起“宜家王国”,把合理避税、盈利最大化、企业私有化都做到了极致。

 

版权所属:家族办公室 - Family Office Tim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ott.top/archives/21466/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Family Office Times, Eva.Y的头像Family Office Times, Eva.Y编辑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在线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